聽很多的女性朋友吐槽月經不規律問題。 “大姨媽”作為廣大女性朋友又愛又恨的“親戚”, 說好的約定時間, 要麼姍姍來遲,要麼不請自來, 多時血流成河,少時牛毛細雨。 今天中醫婦科專家姜瑞雪就和大家講講, 幾種會導致月經不調的常見原因, 以及中醫治療讓“大姨媽”服服帖帖的方法。 月經失調有這些表現,你有嗎? 月經失調是指月經在經期、經色、經量以及月經質地,四個方面出現異常的改變,包括月經先期、月經後期、月經先後不定期、月經過多、月經過少等方面。 如果你常出現以下這些問題,要考慮月經失調了: 周期縮短,月經周期<21天; 周期延長,月經周期≥35天; 月經量明顯增多,經期延長; 月經量明顯減少或經期縮短。 不明原因突然閉經(排除懷孕可能)。 月經的顏色變化明顯,或伴有大量血塊。 月經前或月經期身體出現不適症狀,如痛經,頭 痛,乳房脹痛,便血等症狀。 月經不調,是哪裡出問題了? 中醫認為導致月經病的原因有兩類,一是外因,一是內因。 01外因 中醫看來外感風寒暑濕燥火邪氣都可導致月經不調。例如寒邪和熱邪。 寒為陰邪,主收引凝澀,易傷陽氣,影響氣血運行。過食生冷,或冒雨涉水,血為寒凝,可出現月經延後、痛經、閉經等。 熱為陽邪,易耗氣傷津。其原因可由吃太多辛辣、熱性的食物,或者氣鬱導致上火,影響臟腑功能失調。陽氣偏勝,以致陰虛生內熱,熱盛則迫血妄行,臨床上可出現月經先期、月經過多、經行吐衄等。 02內因 導致月經失調的內在因素多種多樣,包括: ● 情緒狀態異常,如郁怒傷肝,臨床上可出現月經不調、痛經、經行吐衄等;思慮太過,可導致閉經、月經不調等;驚恐過度,可致閉經等。 ● 飲食不節制,暴飲暴食或過食肥膩食物。 ● 勞逸失常,過度的勞作和安逸都可導致氣血陰陽失和。 月經不調,要怎麼調回來? 中醫重視辨證論治、三因制宜(因人、因時、因地)、同病異治、異病同治。 少年治腎、中年治肝、晚年治脾,這是針對女性不同年齡生理階段,中醫調經的不同治療理念。 按照經後期、經間期、經前期、行經期四個不同時期的陰陽轉化和氣血盈虧變化的規律, 順應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,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案,遵循“經前調氣,經期調血,平時調腎”的原則,根據具體表現的虛、實、寒、熱,或氣滯血瘀,痰濕等具體情況進行治療。 出現月經紊亂,千萬不要自己亂吃藥,找對醫生才是靠譜,中藥調理月經效果長久而明顯,從而改善體質,增強抵抗力,恢復正常的內分泌,還你正常的大姨媽!
月經不調怎麼辦?月經不調的症狀、原因及治療!
發佈時間:
—-
來自:

諮詢醫生

立即咨詢